查看原文
其他

溪流访谈▏周益明:用匠心精神持之以恒打造民族水声换能器品牌

溪流 溪流之海洋人生 2023-05-07
点击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订阅哦

如果说海洋探测(调查)装备是人类打开海洋世界的一把钥匙,是人类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一双慧眼,那么水声换能器就是其中的一颗明珠,是海洋探测(调查)装备中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基础传感器。水声换能器作为被西方国家禁运多年的“卡脖子”产品,国内除了少数科研院所从事针对性研发之外,其他从事水声换能器产业化研发与生产的公司可谓凤毛麟角。

作为持之以恒深耕于水声换能器制造领域的开拓者,苏州声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苏州声之源专业从事水声换能器系列产品的与生产,就显得格外珍贵,为近年来国产海洋高端探测装备的自主研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和技术依托,不仅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也为国产高端海洋探测装备与西方先进国家并跑提供了可能。

因疫情等因素影响,溪流访谈栏目许久没有出新了,为此,近日特意前往江苏苏州,与苏州声之源的创始人周益明董事长作了一次访谈,匠心精神和持之以恒是我从本次访谈中读到最多的元素,下面就是本次访谈的全部内容。

○溪流:

说实话,从我们认识那一天开始,我就一直在关注您的公司,这是一家很有特色的企业,所以今天特意赶到苏州来做访谈,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希望从我们的交流中能让读者朋友有所启发。我知道您是离开中科院声学所这样的国家级平台来创业的,这需要很大的勇气,那么,当初您为什么要做这样的选择?

O周益明

我在中科院声学所持续工作了10年左右,这10年令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非常喜欢所从事的水声换能器行业。当然,中科院声学所肯定是做换能器很好的平台,有很好的资源,能够紧密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自己在这个平台,能力上的提升也获益颇多。

下决心出来创业,是因为我在此期间意识到了市场对国产自主水声换能器产品将有一个激剧的增长需求,需要换能器或传感器来为海洋装备的国产化服务。当时的现状是只有体制内的单位在做换能器,民营企业想要从市场上寻找相应的产品却没有渠道,获取产品的途径相当困难,一方面因为不是批量化生产价格上也不具竞争力,另一方面响应时间长,产品迭代更新难度大,追赶先进水平几乎成了一句空话。对于国产海洋水声探测装备来说,上述问题不解决,国产化之路就走不通。基于以上因素,加上我本人非常喜欢研究水声换能器产品,就有了出来尝试的主观愿望,想想一旦我成功了,就可以成为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因此,我这个决择,可以说是客观环境和主观愿望共同合力所致。

当然,创业有风险,或许成功也可能失败。另外,创业是双刃剑,离开体制或许约束少一点,但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将失去了体制内最优质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研究氛围。我选择离职时的状态是,有些走火入魔,每天不管是上班路上还是下班回到家,满脑子都是关于换能器的工艺改进,整个身心是完全投入进去了。也正是因为喜爱,所以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创业这条路,再苦再累也得承受,无怨无悔。回头再看,现在发展还算顺利,为此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溪流:

“需求引领市场,兴趣成就人生”,从刚才您的介绍里,我读出了这句话。但当初您作出这个选择,选择跳出体制,家人是不是也有不同意见?

O周益明

我家人对我的创业想法给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完全没有干扰和影响我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他们知道我做事有原则,不会轻言放弃,所以对我很有信心,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给了我直面困难和挑战的信心与力量。

○溪流:

是啊,自信心很重要,所谓“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肯定是具备了这个条件才选择创业,对吧?

O周益明

此外,说实话彼时自己出来创业其实与当时我所处的环境也有关,在体制内要做点创新局限性会大一些,技术上也不允许,有些产品的创新点如果没有得到验证,应用阻力就会大一些,就不敢大刀阔斧地去试。所以选择跳出体制,就能按自己的设想,没负担没顾虑大胆地去试,可以不断在实践中去验证、探索,进而改进完善,这也是我出来创业的诱因之一。

○溪流:

从我对市场的了解来看,确实也需要您这样的企业来支撑行业的发展,从我内心来说是非常认同的。另外,我知道您家仍安置在上海,为什么选择来苏州发展?是因苏州的营商环境或是研发氛围?

O周益明

在上海做高科技的研发肯定没有问题,如果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在上海设立研发机构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产业化初期就存在现实的问题,比如人力、场地成本等,苏州就明显优于上海。对于一个初创公司来说,节约成本肯定是要优先考虑的因素。另外,苏州以刺绣享誉海内外,做水声换能器所需要的精雕细琢工艺与刺绣有点相似,需要有刺绣的工匠基因体现在其中,需要从业人员耐得住寂寞,可以静心专注坐下来打磨,苏州具有这种人文底蕴,这也是我选择苏州的原因之一。

至于营商环境等方面,苏州有高新区的领军人才、苏州的姑苏领军及江苏省的双创人才等政策出台,我现在就是高新区领军人才、姑苏创业天使及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各级政府给了我资金上的扶植,力度也比较大。另外,苏州各级政府很支持企业的发展,尤其我们这类企业符合国家与当地政府战略导向的企业,他们会经常请一些行业专家来对企业进行考察评估与指导,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与政策指导和发展资金扶持,减免场地费用等,给企业排忧解难。比如,目前我们企业要发展,苏州高新区给了我们2000平米的场地,租金也很优厚,区里、市里都很重视,为的是就让我们能安心在苏州发展。通过产业孵化,这几年在苏州从事水声行业的企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比如苏州桑泰、中科探海等,这样有利于大家协同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水声装备研发制造的生态越来越好。

○溪流:

以我的了解,目前从事水声换能器行业产业化的企业不多,以国家队为主,民营企业屈指可数,那么,能不能给读者朋友介绍一下苏州声之源

O周益明

好的,其实我们的定位就是把水声换能器产品做好、做精,我们企业只专注于水声换能器的研制及产业化。换能器是声呐产品的前端,我们换能器产品也分了很多种。从功能上声呐可分勘测类声呐、通讯类声呐、水下定位类声呐、水下导航类声呐等,每一款声呐都离不开水声换能器。所以我们依据市场需求,把主业也分成了这几大块,每一块都做了持续的积累,反反复复地在试验中不断完善,通过用户的反馈在技术上做迭代。目前已经形成了系列化的多波束测深仪换能器,系列化的多普勒测速测流换能器、侧扫声呐换能器、多波束侧扫换能器,以及大功率的浅剖换能器等;当然也包括用于水下定位、通讯、导航的换能器产品。

公司成立于2014年底,如今经过6年多的产业化积累,我们已为国内外声呐产业同行提供了大量商用换能器,为数十款勘测类声呐的国产化提供了优质的国产换能器,同时在其他各类声呐产业中,我们也实现了各种定制化服务。现在我们的多波束、侧扫声呐等产品获得了比较好的市场反馈,多普勒测速测流、相控阵等各种类型换能器的产业化我们也在做,目前只要是客户有需求的,我们就一定能够研发出来,并能够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另外,国家有战略需求的,包括深海方向的换能器我们也在配合有关部门在研发。一方面是依据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紧跟国家的战略导向,这两个方面我们都在跟进。同时也会定制个性化的产品,推出具有价格竞争力,可靠性和功能性都比较突出的换能器,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这些工作都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反馈,对此我们很欣慰。

○溪流:

您刚才的介绍比较详细了,再了解一下,是不是深海的产品在耐压性能上要求比较高?目前的产品开发得如何?

O周益明

深海的换能器产品确实对耐压的性能技术指标要求很高,尤其是目前“奋斗者号”到了马里亚纳海沟后就有了全海深的需求,所以我们在换能器设计上就需要有新的技术突破。我们也为“深海勇士号”定制了换能器,当时6000米左右水深就足够了,现在要考虑到11000米,这种压力对工况的要求是很苛刻的,有些材料就不能用了,需要在结构和材料上做新的设计和创新。我们目前具备到8000米的压力试验条件,11000米就需要借助于中科院深海所的试验条件,本次“奋斗者号”探测马里亚纳海沟未能贡献我们的力量,力争未来能有所突破,为我国深海探测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

○溪流:

对海洋装备类产品我作了简单的分类:一类是大而全的产品,比如科考船及海工装备,包括“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这类产品我们总体做得不错,部分已经完成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过程;还有一类是小而精的产品,如咱们的水声换能器、许多声学传感器及芯片等,目前来看小而精的产品反而是有些落后。小而精的产品对于工艺的精细化程度要求很高,要做到极致,套用一句俗话是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对此能不能谈谈您的体会?

O周益明

要把产品做精,确实对细节的要求很高。首先,技术路线要科学、合理,其次,要做“精”,就需要反反复复地去打磨,需要静下心来持续地改进和完善。打磨的过程,不仅仅局限在实验室里,更需要与用户不断地做沟通,持续在实践中测试和完善产品的性能。我们现在与用户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建立了科学的测试、反馈与迭代完善机制,我们通常会提供新样品让用户去试用测试先试验,从而不断优化完善产品设计与生产。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小而精”意味着产品不但小还要求精,产品小了以后它的产品展示度就会低,展示度低就容易被忽略。我们大事或许做不了,但把小事做“精”也不易。最近美国对华为5G手机芯片断供一事大家都很关注,其实西方对于我国的水声换能器市场就从来没有开放过,能引进的都是商用化的成套设备,我们要单独向国外定制水声换能器用于研发声呐类产品那是没得谈,水声换能器属于他们重点保护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水声换能器就只能立足于自主研发,就更值得我们深入去做,所以我们会一直致力于这个领域。

我现在还算年轻,如果正常的话再干三十年应该没有问题,任何一件事,只要用心做三十年,我想都可以做得“精”,另外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我相信我可以。

○溪流:

确实,近几年科技核心领域自主可控成为了国家战略,唯有如此,才能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现在大家都在谈产学研用,由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负责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真正的商用产品我感觉还是应该由企业来做,因为企业更面向市场,更了解市场的需求,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再回到换能器小而精的话题,我感觉小而精的产品更加需要工匠精神,所谓工匠精神是指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那么,在水声换能器的开发上是不是特别需要工匠精神?

O周益明

其实产品刚刚推向市场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仅仅满足于交差,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们的终端是市场,用户买你的产品是希望能用、好用,希望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需求。这里也包括产品的使用寿命长短,及在满足性能的前提下,如何尽量去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我们的用户所关注的。

工匠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是产品的设计,从产品初始设计到后期优化都需要反反复复地修改和完善,就如同一个艺术家看自己的一件作品,起码要做到自己满意;其次是从设计到产品完成的过程,这里也包括生产、制造环节,如果单纯为了科研需要或许有些细节并不重要,但要推向市场,产品有了瑕疵就会后患无穷,会带来一连串的市场反应,所以我们这行特别需要工匠精神,要把隐患在制造环节中彻底消除。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与设备的完美结合,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同时,我们在产品本身设计之外,也投入很大的力量在专用设备的搭建上,让工艺过程和产品制造环节标准化、规范化,以便让产品本身脱离对人员本身素质的依赖,以实现产品的稳定和高效制造。

○溪流:

这几年中国高科技领域与西方的差距在竞争中逐渐减小,这种竞争也会长期存在,作为民营企业能在某些高科技领域自主投入并取得成果,对此我要以你们为荣。站在民营企业的角度,各级部门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您认为还可以在那些方面加大力度?

O周益明

在国家战略需求层面,目前设置的门槛较高,希望对我们民营中小企业能提供一些准入渠道。另外,在科技人才的方面,我感觉目前市场缺口较大,民营小微企业很难在高校直接招到优秀人才,希望国家在学科建设上能有所侧重,加大人才供给。目前培养水声换能器专业的院校实在太少,即便如此人才流失也很严重,转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才很多,而民营小微企业的吸引力有限,因此特别需要政策上予以扶植。

○溪流:

从民营企业与国家队比较,也有我们自身的优势,比如在市场服务及市场响应时间上,但国家队也有国家队固有的优势。您本身就是从国家队出来的,那么,能否站在您的角度谈谈我们民营企业的优势与劣势?

O周益明

我们企业的研发是依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的,而不是依据计划和任务的安排来做定向研发的。从效果上看企业的研发直接能对接市场,会更有利于产品的推广与快速迭代。通过市场大量的应用案例来检验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等,这是水声换能器技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在研发过程中首先会考虑市场需求什么,或许设计理念很标新立异,但因可靠性出了问题而被召回,这是不能接受的。另外,我们企业会在产品研发之初就会思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要有战略思维,用第一代产品向第二代甚至第三代产品去迭代结果会如何,把研发的成果最大化,而不仅仅为科研结题的需要,因此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溪流:

客观来说,我们与欧美产品的比较问题往往出在产品的可靠性上,越是产品可靠性差,使用单位就越是不敢用,尤其是大洋科考等领域,毕竟运输成本也是谁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另一方面,越是使用场景少就越不利于改进你的产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非常认同您的理念,一定要把产品做细、做扎实,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大家对于国产品牌有些定势的思维,似乎认为就是低端品牌的代名词,您认为应该如何去消除社会上这类思维?

O周益明

这需要时间,大家都要往前走一步,需要社会建立容错机制,要给我们试验所需要的时间与耐心。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战略导向还是在推动海洋装备的国产化,这是非常令大家欣喜的,我们下游在采购产品的时候首先会优先考虑国产品牌,要实在不成熟就考虑双备份,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另一方面,作为我们产业界自身也需要往前走一步,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会提供更加详实的数据,确保产品在推向市场之前就能发现并改进自身的不足,我们自己也配套了许多环境试验的设备,并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发现问题;再一方面,为了让客户用的放心,我们会提供样品让他们去先试。不管如何,大家都要往前走一步,不管成功或者是失败,即便是失败了也有价值,因为从中累积了经验,明确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溪流:

站在您自身的角度及对行业的理解,您认为水声行业的未来应该如何去发展?

O周益明

水声设备的主要应用场景应该就是海洋及江河湖泊,其环境并不适合人类的大范围活动。当前随着人工智能和无人化的发展,未来水面、水下装备的无人化会带来作业方式的变化,因此未来在水声产品的把控上,我们会优先考虑在无人平台方向提供所需的声学设备。一方面是无人平台本身需要,如水下潜器需要导航我们就会把多普勒计程仪设计到载体中,又如超短基线用于定位我们就会把产品融入其中,还比如水声通讯的系统需要我们也在解决极端压力条件下的传感器问题;另一方面是平台的任务载荷模块,如搭载的多波束测深仪、侧扫声呐、图像声呐等要与平台融合成一体,设计出一整套轻量化、流线型的产品,这也是我们未来重点的研发方向。结合科技发展不断开发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产品,是我们对未来的定位。

○溪流:

从市场的角度,您对近几年海洋装备市场的感觉如何?

O周益明

一方面,我们做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越来越齐全,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另一方面,即便目前市场上产品需求并不存在,我们也会做一些超前的创新设计,重新定义出新的产品,把能给大家带来便捷的产品向市场推广,这种创新往往能给市场带来新的增量,也能为企业拓展稳定的新市场。

○溪流:

创新意味着可能会进入无人区,您们在产品自主创新上有什么考虑?比如不久前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的空载声呐水下勘探技术,就是海洋探测装备上的创新思维,他们能想到水下部分用声呐方式,肯定是考虑了实际需求及声呐在水下的穿透能力,对吧?

O周益明

凭空想象的产品要推向市场成功的概率会很低,我们会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新功能新需求做一些形态上的改变以适应新的需求。空载声呐水下勘探技术实现起来确实困难,在空中把激光打到水面会产生声信号的爆炸,并在瞬间产生脉冲信号,转换成声脉冲信号再传导到水下。这确实是颠覆性技术,未来能实现工程化应用,对行业来说就非常具有竞争力。

○溪流:

创业是非常艰辛的过程,这点我感同身受。从企业的角度,做大做强是创业者共同的梦想,但作为领导者,要认识到做大与做强的目标并不一致,做大是指公司规模,做强是指产品品质,对此您会做如何选择?另外,这几年来创业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O周益明

做大做强当然是每个创业者的愿望,但自己需要有清醒的定位。我现在认为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只要能持之以恒地一直坚持下去,假以时日,肯定能达到做强的目标。做大肯定与我们所处的行业有关,小众的行业要做大会困难一些,或许本身也说明我们目前做得不够好吧。如果我们技术上有突破,能走向更深、更远的海域,以及有更广阔的市场,也可以做大。

创业不是一时冲动,街上开个店也是创业,但那只是给老板打工转换成给自己打工的生活方式转变,我所理解的创业应该是把创业看成事业。首先应该有情怀,它是支撑让你一直坚持下去的一种动力,其次因为是企业就离不开团队,再者还需要有市场需求。当然,仅仅凭借情怀还不够,情怀可以让自己坚持下去,但团队其他人需要有稳定的营收来保障他们的生活。所以在创业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心态不能失衡,更不能盲目扩张。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走资本市场,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资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急功近利就是其中的弊端,不一定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谋划未来。对于我们来说,技术和产品是我们的立足之本,钱或许可以买来技术,但轻易就能买来的技术,它生根落地的稳定性就不会太强,所以我们当前会专注于自身技术的进步。我们现在现金流是正向的,已经足够满足自己对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以及保障好员工的收入,暂时没有必要去涉足资本市场。很欣慰的是,这几年节奏一直没有乱,没有去分心其他事,只专注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溪流:

咱们聊了不少了,最后一个话题是,对于创业者您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他们?

O周益明

创业是有风险的,有时即便你准备得最充分,也会有意外的事情出现。要坚持下去,就需要在任何时候做好最坏的打算,并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抗打击能力,意志不会被风险所打垮,也许挺过去了就风平浪静。如何让自己始终坚持下去,首先你选择创业的方向是自己所喜爱的,哪怕失败了也只是成功路上新的起点,能从失败中去汲取养分;其次,需要家庭的全力支持,所谓安居才能乐业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需要一个很好的团队,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团队要有凝聚力,不能一盘散沙,要创造拴心留人的环境,把自己的梦想与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自己成功的同时,也要实现他们的人生梦想。创业者的精力不能用在处理内耗上,而是要用在思考企业未来发展上,否则路走不远。因此创业者一定要有分享的精神,一起分享成功,共同担当压力。

对我来说,在创业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包括产品的设计及不断迭代。客观来看,公司总是有生命周期的,万一那天我们公司不在了,但累积起来的技术一定还是存在的,一旦技术突破了就应该不断传承下去,水声换能器行业的做大做强需要我们甘为人梯,会让后来者少走许多弯路,这是我的真心话。因此,不管未来如何,我们的产品和技术,以及经验丰富的从业者都能留在国内,能为水声换能器产业的国产自主之路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无怨无悔。

○溪流:

在刚才的交流中,我能够充分感受到您这份浓浓的报国情怀,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谢谢接受访谈,占用了您宝贵的时间,希望苏州声之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能在您的引领下,未来行稳致远,不但成为民族品牌,也能成为国际品牌,再次感谢您!

1

END

1

相关阅读推荐

溪流访谈▏陈鹰:科工结合,打造海洋人才高地
溪流访谈▏欧阳永忠:共建共享,努力打造南海区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平台
溪流访谈▏周兴华:瞄准国家海洋需求,打造有自身特色的海洋学院
溪流访谈▏华测导航总裁朴东国:深耕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打造中国民族品牌
溪流访谈▏吴德仁:军人本色,筑梦大海
溪流访谈▏走进日照顺风阳光海洋牧场,对话苏照元
溪流访谈▏走进香山海洋科技港,对话张云飞
水声论坛▏莫喜平:我国水声换能器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机遇

公众号

溪流之海洋人生

微信号▏xiliu92899

用专业精神创造价值
用人文关怀引发共鸣
您的关注就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投稿邮箱▏12163440@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